华为苦芯片久矣!
自高端芯片的量产渠道被美国掐断之后,华为就遭遇了空前的困难,手机业务停滞不前,麒麟芯片也无法在量产,到现在,连5G的芯片都没有,只能卖4G手机,这是华为发展史上遭遇的最大挫折,没有之一。
在委曲求全的同时,华为也在寻找机会,准备一搏,去年就爆出华为在招聘制造光刻机有关的人才,并且被各种媒体传得有板有眼,说华为要靠一己之力,两年之内投产5nm的光刻机。
近期的媒体又爆出,华为公布了一项名为”反射镜,光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“的专利,编号是CN115343915A,此项专利与EUV光刻机有关,马上引起了众多关注。
根据专利申请的资料来看,这项专利能够解决相干光因形成固定的干涉图样而无法匀光的问题。
光刻机技术一向是限制我国芯片生产的难点问题,此项专利的公布,也证明了华为一直在为攻克光刻机技术,达到自主生产麒麟芯片而努力。
但是,因为某一项专利的公布,就猜测华为将要攻克光刻机技术,未来太过于乐观。目前的光刻机专利几乎全部掌握在ASML以前它遍布全球的供应商手里。而这些供应商全部受到美国的操控,要想得到这些专利授权,无异与虎谋皮。
如果华为完全要靠自己的能力制造光刻机,每一项已有的光刻机专利都是华为将要逾越的大山,这是非常困难的,技术不是商业模式,只要有钱就可以复制出来的,技术只能靠一步步来攻克,没有捷径可言。
当然有些人说可以弯道超车,可以因为受某些材料,工艺的制约,很多技术没有办法绕过去的,只能在同样的基础上,研究出自己的一套技术方案。
以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为例,当年美国为了限制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,关闭我们和世界上所有的技术交流窗口,是数十万科研工作者从零开始,奋斗了37年,用无数个996才建成了现在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,达到100%的自主研发。
而在北斗的研发初期,因为比不上美国的GPS,还承受了无数的质疑和谩骂,一直到现在,都还有很多人说我们使用的定位系统是GPS而不是北斗。在一个人口大国,众说纷纭的时代,要完全抛弃国外的先进技术,做到自主研发,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。
由此可见,华为要攻克光刻机技术,不仅要花费漫长的时间,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,特别是最近几年,华为作为一家民族工业的代表,承受的压力已经足够大了。
前几天,余承东就对媒体透露,在一次内部会议中,任正非又把他猛批了一顿,说他不应该到处讲华为“遥遥领先”,而要讲产品还存在的缺点,因为讲产品好,就会引来一大堆喷子。
任正非说得非常有道理,中国有句老话叫做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”,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企业,都不能表现得太优秀,太优秀就会引来别人嫉妒和攻击。
华为能从一家几十人的小企业,发展成一家国际巨头,就是因为任正非的低调,默默发展,韬光养晦,等到别人发现他强大的时候,已经不可战胜了。
华为专利的公布,只代表华为在向光刻机行业努力,而不代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,自主生产光刻机,华为什么时候能够用上自己生产的芯片,大家就默默等待吧。
不过,华为这种死磕到底的精神,还是值得所有的中国企业学习的,只要每家企业摒弃买办思维,回来自主研发的道路上来,我们的民族工业才会越来越强大。
你觉得呢?如果觉得有道理,就给我点个赞吧。